這兩段我們來合併一個主題,就為善必有善報,做惡必有惡報嗎?加一個嗎。然後副題是什麼呢?念佛人為何還會遭到橫死?
有這麼一本書。這本書書頁的兩邊還加一個小註,「註明『印光大師的啟示』」。那麼看到這本書跟這篇文章的人,他非常地震撼。「因為內容不長,就在現場翻閱」。回家想一想,覺得這篇祖師的訓誨很值得再三反省,就是這一篇講說,《念佛人為何還會遭到橫死?》印光大師有特別開示這一篇,因為有人去請示印光大師。
麻六甲圓融精舍念佛道場很發心,把這一篇印光大師的開示單獨從《印光大師文鈔》挑出來。因為坦白說,各位,我們見很多人吃素的得癌症,吃素的人也有短命。但是你也不能說,吃素念佛的人都是這個樣子,也沒有啊。臺灣前一陣子發生臺南大地震,永康大地震,欸,那個整個高樓塌下去,有一個念佛人在裡面昏倒,他也是吃素的,而且佛菩薩讓他昏倒,保留一口氣在,最後救難隊用生命探測儀發現,把他救活過來,他沒有死掉。但是他必須要截肢,截一條腿,一條腿必須要砍掉,這叫什麼?這叫重罪輕受。
所以我今天探討這個主題,我不會照這個講,但是我會把這個問題反問各位,讓各位去思惟,我們才會從這裡面徹底去明白瞭解,那你才有辦法改變命運,這樣我們學《感應篇彙編》就有智慧了。所以我今天的題目才會定這樣說,「唯心自召,天道好還。禍福之理」。
這個麻六甲圓融精舍念佛道場很發心的把印光大師開示的印成一個小冊子,原來這一段開示是在哪裡呢?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印光大師「復周頌堯居士書」,這一篇印光大師的開示。我們來看這個全文,它全文很長,所以我們給它這一篇分成好幾個段落來探討。
《印光大師文鈔·復周頌堯居士書》,「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護念,天龍八部,大力神王,常隨擁護。往世惡業,亦漸消滅,縱有怨懟,不能為害。此乃佛經所說,決非虛語。詎於三月間,接到上海舍親處來一訃聞,係一極信佛之張太太,吃素已二十餘年,常到居士林聽經。逢人必勸念佛吃素,心極慈悲行善。不料一日,送素菜與某師兄,在馬路上行走,為汽車軋死」,「軋死」就是壓死,「後為巡捕房收去,至三日後,其家子孫曉得,始去領歸安殮。余聞悉之下,心中非常驚惶,至今疑惑不解。且佛會中人聞之,亦均不安。故特上書,懇求老法師開導,指示所以然之故。何以臨終如是之苦,究竟可能往生西方否。說個明白,可使大家安心念佛,不勝感德之至」。
這位周頌堯居士請示印光大師,他認識一個他的親戚,「上海舍親」就是他的親戚,來了一個訃聞,有一個非常信佛的張老太太吃素也二十幾年了,要送菜去給某師兄,她平常是勸人家吃素念佛,結果被汽車撞死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呢?不見得。
我認識我們一個大菩薩,葉水嬌菩薩,每個月放生都是上百萬的,我每次都請我們蓮池放生會跟她隨喜。她是發大心的菩薩,哪個地方有難,她就去幫忙,哪個地方有困難,她就去救助。華藏衛視沒有人煮素食,她義不容辭下去煮,她自己不會煮素食,結果跟她走的菩薩一大票,很多人都擁護她,很多人跟隨她,她一呼百應,一個人可以調一百個、兩百個,在北部地區大家都知道。她非常低調,是國中老師退休的,全力投入志工的工作,可以講說大概七、八年了,所修的福德,所結的善緣也真的幫她消災免難。前一陣子她在臺北市中山南路林森南路口,被臺北市的公共汽車把她撞下去了,昏迷三十分鐘,送到臺大醫院,沒事,毫髮未傷,她沒有被撞死。這個人有個人的因果,因果要看三世,不是一定念佛吃素就百分之百長壽。
所以這位周頌堯居士他有一位親戚張太太,吃素二十幾年了,逢人就勸人吃素念佛,結果沒想到被車子撞死了,他請教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回覆說了,「接手書,知閣下於佛法道理,尚未真明。吾人從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云: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印光大師就答覆了。老法師首先體諒,因為大家對「佛法所說的事實真相沒有真正明白」,所以才會疑惑不安。
這也說明了業力廣大,《地藏經》裡面講,業力甚為廣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你就算要修行,它偏偏來障礙。「能敵須彌」,你已經到須彌山那麼高了,它還是跟你拉下來。你到海那麼深,它還是找得到你,「可怕」。仔細想一想,「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從早到晚」,起了多少個念頭呢?說了多少句話呢?又有多少個動作行為?甚至睡夢中都還在作夢,「說夢話」。而且這樣已經過了大半輩子的歲月。如果將所有的念頭跟言行一一記下來核對,「絕對是天文數字!更何況是生生世世,無始以來漫長的累積」呢?「其中的惡業恐怕」真的是,罪業如果有體相,虛空不能容受,這是佛陀說的。「為了財、色、名、食、睡,起貪瞋癡」,只要靜下心來「反觀一下自己」,就會知道有多可怕了。正如《地藏經》說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所以我們不能夠存著僥倖的心,「要認清事實,念念警惕、時時反省自己」,「身處佛教場所」的時候,或是自己在「內心幽深之處」,自己看自己、問自己,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不是還有自私自利」呢?還是依然的人我是非呢?你仔細的觀察,你會悚然心驚,發現自己的私心私欲怎麼還那麼重呢?一看到別人好,馬上嫉妒。一看到別人對我們有不恭敬,或是毀謗,我們馬上起瞋恨心、起厭煩心、起惱怒心。看到別人沒有順我們的意思,我們馬上起了無明煩惱,馬上造口業,馬上起心動念。表面上的行為是「謙和恭敬」,內心卻是還是存著一分的優越感跟傲慢,「輕視別人的傲慢」。這樣我們才會明白印光大師為什麼這樣給我們當頭棒喝?所以我們不能夠掉到我們自己去張羅的陷阱裡面。
老法師接著開示說了,「須知人之修持,果真誠無偽,便能轉業。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凡夫肉眼,只能見當時之吉凶事實,不能知過去與未來之因果何如」。這一句話講得非常好,印祖這一句開示太好了。你要知道我們人的修持,我們的修行,我們從開始學佛到現在,我們有沒有好好反省,我們真的「真誠無偽」嗎?我們沒有虛偽嗎?我們真的都是為眾生嗎?我們沒有為自己嗎?
如果你真的是印光大師說的,做到「真誠無偽」,印祖說可以轉業,可以改變業力。就像袁了凡先生一樣,他毫無保留全部講出他的缺點給雲谷會禪師知道,雲谷會禪師教他痛改前非,改過,再行善,他轉業了。俞良臣,《俞淨意公遇竈神記》,他一直抱怨,抱怨寫疏文給竈神,竈神給他點出他的缺點,他後來才承認,他後來才承認說他有很多缺點,殺生啦,放生啦,有邪念啦,惜字紙還是去裹窗啦、去貼窗戶啦,會造口業傷人。後來竈神都跟他講,他後來自己也痛哭流涕,也承認了。
真的能做到「真誠無偽」,印祖說可以轉業。各位,我們修行自己就好,不要去怪佛菩薩,有災難,有病苦,不如意,不用去怪佛菩薩,要怪自己。如果真的能夠「真誠無偽」,就可以轉業。大家都想轉業,我們在還沒有開悟以前,我們不是都想要延壽嗎?對不對?我們在還沒有準備好以前,功夫還不到成片,我們也是沒有把握的時候,我們還是希望佛菩薩多給我們住世一段期間讓我們積功累德嗎?我們也希望說,人生都能夠功德圓滿再離開人間嗎?哪一個人不想這樣呢?我們也是希望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
在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以前,在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以前,我們一個很卑微的請求說,我們可不可以重罪輕受?因為你還沒有辦法破我執,你還沒有把我破掉,一病苦來,你就手忙腳亂,心驚膽跳了。所以在還沒有開悟以前,在還沒有功夫成片以前,就我所知道的,大部分的蓮友,大部分的修行者,包括出家人,要「便能轉業」。
我跟各位講,我認識了一位律師,也活到八十幾歲,他後來得癌症,他也寫了戒律的書。他要往生的時候,他那時候癌症還很嚴重的時候,當然他有病苦,但是他修持得不錯,他有定功,所以他有痛沒有苦。很多出家人,接受他栽培過的、接受他教誨過的這些出家人,不忍這位長老離開人間,在臺灣中部幫他辦一個祈福法會,請求他再住世,希望他再消災延壽。這個在家,或者是沒有開悟的僧眾,大家還是都有這樣的一個情形。
所以印光大師說,「果能真誠無偽,便能轉業」。淨空法師就是「真誠無偽」,所以淨空法師他能夠從四十五歲延到九十二歲,到現在。現在講經的時候,他人在日本主持祭祖大典,他就是轉業了,老和尚就是轉業了,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他本來是短命報,現在變成長壽報。所以我們凡夫肉眼,只能見當時的吉凶禍福,我們不能知道過去與未來的因果如何。但是淨空法師表演給你看,你要仔細看才看得出來,他只有他老師教他的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他真做到了,真幹、老實、聽話,他轉業了。
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只要「真實的修持,一定能轉業」。但是業力的「牽引錯綜複雜,不可單憑一時的現象來任意斷言」,凡夫肉眼是看不到過去的,也不瞭解來龍去脈。因為因果錯綜複雜,可能你民國年代的因果已經了了,可是你還有清朝、還有明朝,還有以前累世的,所以你不知道這個來龍去脈。可是可以肯定的說,自己如果「還有煩惱、還有憂愁」、還有苦樂憂喜捨,如果你還有很多毛病習氣,你還有很多執著,你情執還沒有放下來,那肯定的你的「修持還不夠」,你自己的改過還不夠徹底。簡單的說,你如果還會生病的話,你業力還在,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等待你自己繼續努力,「長遠努力下去。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印光大師就在這位老太太的案例上分析說,印光大師又開示了,「此老太太,多年精修,一朝慘死,或者由此苦報,便可消滅所造三途惡道之報,而得生善道。或在生有真信願,亦可往生西方。但吾人既無他心道眼,不敢臆斷,謂決定往生,與決定不往生也。其可決定者,為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為善而得惡報,乃宿世之惡業果報,非現在之善業果報也」。這一段也是非常地好,非常地了不起。
印光大師開示說,這位老太太她多年的精進修持,她不幸的這樣「一朝慘死」,也許是因為她這樣的一個苦報,便可以消滅她所造的「三途惡道之報」,而可以生到善道去。也就是她現在受的這個苦報是消她地獄的罪業,這個在《金剛經》裡面有這一段經文。《金剛經》說,「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印光大師說,這位老菩薩所受的這個苦報,可以消滅她所造的「三途惡道之報」。就《金剛經》裡面講,「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你修持《金剛經》,做到《金剛經》的境界,可是你被人輕賤,或者你受到苦報,那麼這個人前世的罪業、過去生的罪業應該墮到惡道去,因為這一世今天被世人輕賤,或是受到苦報,他先世所造的罪業則為消滅。他如果不這樣修持,他過去生的罪業是應該墮到惡道去受報,可是現在他受人家輕賤,受這個苦報,他先世罪業、過去生的罪業就消滅掉了,就可以成就佛道了。跟印祖這樣講,印祖講的這樣是同一個意思。
那麼印祖接著就說了,如果這位老菩薩生前有真信切願,一定可以往生西方。就像有人問悟行法師說,悟行法師,你都在空中飛來飛去的。因為悟行法師的法緣很好,常常飛澳洲啦、美國啦,或者是歐洲啦,或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啦。那麼有一次,信徒就問悟行法師說,師父,那你這樣天天在空中飛來飛去,如果哪一天飛機在空中爆炸,那你怎麼辦呢?悟行法師說,那我就合掌念佛,在空中就請阿彌陀佛接我去極樂世界了。就這個意思,你看他,他是空難,但是他往生西方了,只要他在生前有真信切願。
印祖說,我們沒有「他心道眼」。什麼叫「他心道眼」?我們沒有他心通,我們沒有證法眼,我們並沒有開智慧眼,我們至少要開慧眼,像阿羅漢就有慧眼,菩薩有法眼,或者是有天眼。我們沒有「他心道眼」,我們不敢這樣的推斷或者猜測,說這位老菩薩決定往生,我們不敢這樣說。或者說這位老菩薩決定沒有往生,我們也不敢這樣說。那麼唯一可以決定的,為善一定「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為善而得惡報」,乃是他宿世的「惡業果報」現前,不是現在的「善業果報」。這是印祖對於這位老菩薩,印祖這樣開示。
那麼再接下來,印光大師又很慈悲的開示了,「汝等諸人,見此老人,得此果報,心中便有為善無福,善不足為之邪見,故致驚惶疑惑。其知見,與未聞佛法之人,有何各異」。印光大師就說了,你們這些學佛人,你們看到這位老太太被車子撞死,得到這樣的果報,她有吃素念佛也二十幾年了,她得這樣的果報,你們心中就說,為善沒有福報,行善不能夠免災難,「善不足為之邪見」,做善事沒有用。所以你們才「驚惶疑惑」,驚慌失措,疑惑,你們這樣的知見跟沒有學佛法的人有什麼不同呢?
所以對事情如果沒有深入的觀察跟思惟,對因果的事理如果「沒有足夠的認識」,你「捕風捉影,受情緒所影響而亂了陣腳,依自己的習氣、妄想胡亂猜測」,那跟沒有聽聞佛法的人有什麼兩樣呢?如果真正能夠對佛法有信心,「堅定依靠佛的教誨,自然可以將自己冷靜下來依照佛所開示的真諦檢點、反省自己:哪裡忽略了?」哪一點想錯了?你「就不會產生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
一般人如果沒有真正去深入佛法的人,都會有這種「為善無福,善不足為之邪見」。我在寫《知苦樂法》裡面有一篇故事,就我一個好朋友張永偉居士,他的妹妹在我們臺北市的中山北路民生東路口,那個馬偕醫院前面,她騎摩托車要去接小孩,在紅綠燈口被後面的一部車撞上去,受傷了,昏倒在現場。送到馬偕醫院去以後,她的丈夫,她的婆婆,還有我們這位蓮友張永偉去,全部不認識了,她完全不認識家人了。那我們這位張居士,張永偉居士他有學佛,這位他的妹妹完全不認識她的丈夫跟家人了,人是醒了,但是完全失去記憶。
那張永偉就不斷的給她超度,念佛號給她超度,到處去募集佛號來超度這位師姐的冤親債主。後來才瞭解,他這位妹妹本身有墮胎,有一個嬰靈。後來把祂超度完了以後,也很不可思議的,這位張居士的妹妹竟然恢復正念,完全認識她的家人,現在她的妹妹在大愛電視臺當職工。這個就是什麼?你對佛法要有信心,依照佛陀的教誨,自己「冷靜下來依照佛所開示的真諦檢點、反省自己」,是哪裡做錯了呢?哪裡忽略了呢?
印光大師又說了,印光大師說,「倘深信佛言,決不以此事,作此驚惶疑惑之態。以因果之事,重疊無盡,此因未報,彼果先熟。如種稻然,早種者早收。如欠債然,力強者先牽」。印光大師就說了,如果你真正深信佛所說的話,你絕對不會為了這個事情造成你驚慌疑惑的樣子。因為因果的事情重疊無盡,這個因還沒有報,那個果已經先成熟了,另外一個果已經先成熟了。所以因果它是互相牽引的,就好像種稻子一樣,先播種的先收成,後播種的後收成。那欠債也是一樣,力量強的先牽走、先抓走了,「力量最強大」的會「搶先引發成果」。
那我們在接觸佛法之前,我們當然總是造作惡業比較多,學佛之後,我們是否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受持佛戒」呢?「依教奉行上」呢?並沒有,我們沒有這樣全部把自己的習氣毛病都斷掉。我們學佛之前造了很多惡業,事實上學佛之後還是有,我們還是對因果不夠深信,對佛所說的話不夠深信,我們還是對戒律不夠堅持,我們還是造業破戒,還是依然故我。所以在我們心中,是佛的力量大呢?還是你自己的貪瞋癡力量大?這一句話很重要,在你的心中,你認為佛的力量大呢?也就是你覺悟的力量比較大呢?還是你自己的貪瞋癡的習氣力量比較大呢?你想想看。
在生活當中,佛開示我們,要慈悲喜捨的對待眾生,你認為慈悲喜捨比較吸引你呢?幫助眾生比較吸引你呢?還是世俗的五欲六塵,這些財色名食睡比較容易牽動你的心呢?你兩個比較看看。「在我們自己的心裡,究竟是清淨、覺悟」、平等覺,比較強呢?這個覺悟能力比較強呢?「還是自私自利、貪瞋癡慢疑、名聞利養的『自力』」比較大呢?我們應該認真的去面對,誠懇的好好去衡量一下,畢竟我們自己的前途,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會不會去輪迴?我們能不能擺脫業力?我們能不能夠往生?這個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所謂一般古人說的,諺語上說,「何去何從莫問天。」你不用去問老天,「要問的是自己的抉擇」。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特別第三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因果教育弘化網】
有這麼一本書。這本書書頁的兩邊還加一個小註,「註明『印光大師的啟示』」。那麼看到這本書跟這篇文章的人,他非常地震撼。「因為內容不長,就在現場翻閱」。回家想一想,覺得這篇祖師的訓誨很值得再三反省,就是這一篇講說,《念佛人為何還會遭到橫死?》印光大師有特別開示這一篇,因為有人去請示印光大師。
麻六甲圓融精舍念佛道場很發心,把這一篇印光大師的開示單獨從《印光大師文鈔》挑出來。因為坦白說,各位,我們見很多人吃素的得癌症,吃素的人也有短命。但是你也不能說,吃素念佛的人都是這個樣子,也沒有啊。臺灣前一陣子發生臺南大地震,永康大地震,欸,那個整個高樓塌下去,有一個念佛人在裡面昏倒,他也是吃素的,而且佛菩薩讓他昏倒,保留一口氣在,最後救難隊用生命探測儀發現,把他救活過來,他沒有死掉。但是他必須要截肢,截一條腿,一條腿必須要砍掉,這叫什麼?這叫重罪輕受。
所以我今天探討這個主題,我不會照這個講,但是我會把這個問題反問各位,讓各位去思惟,我們才會從這裡面徹底去明白瞭解,那你才有辦法改變命運,這樣我們學《感應篇彙編》就有智慧了。所以我今天的題目才會定這樣說,「唯心自召,天道好還。禍福之理」。
這個麻六甲圓融精舍念佛道場很發心的把印光大師開示的印成一個小冊子,原來這一段開示是在哪裡呢?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印光大師「復周頌堯居士書」,這一篇印光大師的開示。我們來看這個全文,它全文很長,所以我們給它這一篇分成好幾個段落來探討。
《印光大師文鈔·復周頌堯居士書》,「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護念,天龍八部,大力神王,常隨擁護。往世惡業,亦漸消滅,縱有怨懟,不能為害。此乃佛經所說,決非虛語。詎於三月間,接到上海舍親處來一訃聞,係一極信佛之張太太,吃素已二十餘年,常到居士林聽經。逢人必勸念佛吃素,心極慈悲行善。不料一日,送素菜與某師兄,在馬路上行走,為汽車軋死」,「軋死」就是壓死,「後為巡捕房收去,至三日後,其家子孫曉得,始去領歸安殮。余聞悉之下,心中非常驚惶,至今疑惑不解。且佛會中人聞之,亦均不安。故特上書,懇求老法師開導,指示所以然之故。何以臨終如是之苦,究竟可能往生西方否。說個明白,可使大家安心念佛,不勝感德之至」。
這位周頌堯居士請示印光大師,他認識一個他的親戚,「上海舍親」就是他的親戚,來了一個訃聞,有一個非常信佛的張老太太吃素也二十幾年了,要送菜去給某師兄,她平常是勸人家吃素念佛,結果被汽車撞死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呢?不見得。
我認識我們一個大菩薩,葉水嬌菩薩,每個月放生都是上百萬的,我每次都請我們蓮池放生會跟她隨喜。她是發大心的菩薩,哪個地方有難,她就去幫忙,哪個地方有困難,她就去救助。華藏衛視沒有人煮素食,她義不容辭下去煮,她自己不會煮素食,結果跟她走的菩薩一大票,很多人都擁護她,很多人跟隨她,她一呼百應,一個人可以調一百個、兩百個,在北部地區大家都知道。她非常低調,是國中老師退休的,全力投入志工的工作,可以講說大概七、八年了,所修的福德,所結的善緣也真的幫她消災免難。前一陣子她在臺北市中山南路林森南路口,被臺北市的公共汽車把她撞下去了,昏迷三十分鐘,送到臺大醫院,沒事,毫髮未傷,她沒有被撞死。這個人有個人的因果,因果要看三世,不是一定念佛吃素就百分之百長壽。
所以這位周頌堯居士他有一位親戚張太太,吃素二十幾年了,逢人就勸人吃素念佛,結果沒想到被車子撞死了,他請教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回覆說了,「接手書,知閣下於佛法道理,尚未真明。吾人從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云: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印光大師就答覆了。老法師首先體諒,因為大家對「佛法所說的事實真相沒有真正明白」,所以才會疑惑不安。
這也說明了業力廣大,《地藏經》裡面講,業力甚為廣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你就算要修行,它偏偏來障礙。「能敵須彌」,你已經到須彌山那麼高了,它還是跟你拉下來。你到海那麼深,它還是找得到你,「可怕」。仔細想一想,「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從早到晚」,起了多少個念頭呢?說了多少句話呢?又有多少個動作行為?甚至睡夢中都還在作夢,「說夢話」。而且這樣已經過了大半輩子的歲月。如果將所有的念頭跟言行一一記下來核對,「絕對是天文數字!更何況是生生世世,無始以來漫長的累積」呢?「其中的惡業恐怕」真的是,罪業如果有體相,虛空不能容受,這是佛陀說的。「為了財、色、名、食、睡,起貪瞋癡」,只要靜下心來「反觀一下自己」,就會知道有多可怕了。正如《地藏經》說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所以我們不能夠存著僥倖的心,「要認清事實,念念警惕、時時反省自己」,「身處佛教場所」的時候,或是自己在「內心幽深之處」,自己看自己、問自己,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不是還有自私自利」呢?還是依然的人我是非呢?你仔細的觀察,你會悚然心驚,發現自己的私心私欲怎麼還那麼重呢?一看到別人好,馬上嫉妒。一看到別人對我們有不恭敬,或是毀謗,我們馬上起瞋恨心、起厭煩心、起惱怒心。看到別人沒有順我們的意思,我們馬上起了無明煩惱,馬上造口業,馬上起心動念。表面上的行為是「謙和恭敬」,內心卻是還是存著一分的優越感跟傲慢,「輕視別人的傲慢」。這樣我們才會明白印光大師為什麼這樣給我們當頭棒喝?所以我們不能夠掉到我們自己去張羅的陷阱裡面。
老法師接著開示說了,「須知人之修持,果真誠無偽,便能轉業。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凡夫肉眼,只能見當時之吉凶事實,不能知過去與未來之因果何如」。這一句話講得非常好,印祖這一句開示太好了。你要知道我們人的修持,我們的修行,我們從開始學佛到現在,我們有沒有好好反省,我們真的「真誠無偽」嗎?我們沒有虛偽嗎?我們真的都是為眾生嗎?我們沒有為自己嗎?
如果你真的是印光大師說的,做到「真誠無偽」,印祖說可以轉業,可以改變業力。就像袁了凡先生一樣,他毫無保留全部講出他的缺點給雲谷會禪師知道,雲谷會禪師教他痛改前非,改過,再行善,他轉業了。俞良臣,《俞淨意公遇竈神記》,他一直抱怨,抱怨寫疏文給竈神,竈神給他點出他的缺點,他後來才承認,他後來才承認說他有很多缺點,殺生啦,放生啦,有邪念啦,惜字紙還是去裹窗啦、去貼窗戶啦,會造口業傷人。後來竈神都跟他講,他後來自己也痛哭流涕,也承認了。
真的能做到「真誠無偽」,印祖說可以轉業。各位,我們修行自己就好,不要去怪佛菩薩,有災難,有病苦,不如意,不用去怪佛菩薩,要怪自己。如果真的能夠「真誠無偽」,就可以轉業。大家都想轉業,我們在還沒有開悟以前,我們不是都想要延壽嗎?對不對?我們在還沒有準備好以前,功夫還不到成片,我們也是沒有把握的時候,我們還是希望佛菩薩多給我們住世一段期間讓我們積功累德嗎?我們也希望說,人生都能夠功德圓滿再離開人間嗎?哪一個人不想這樣呢?我們也是希望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
在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以前,在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以前,我們一個很卑微的請求說,我們可不可以重罪輕受?因為你還沒有辦法破我執,你還沒有把我破掉,一病苦來,你就手忙腳亂,心驚膽跳了。所以在還沒有開悟以前,在還沒有功夫成片以前,就我所知道的,大部分的蓮友,大部分的修行者,包括出家人,要「便能轉業」。
我跟各位講,我認識了一位律師,也活到八十幾歲,他後來得癌症,他也寫了戒律的書。他要往生的時候,他那時候癌症還很嚴重的時候,當然他有病苦,但是他修持得不錯,他有定功,所以他有痛沒有苦。很多出家人,接受他栽培過的、接受他教誨過的這些出家人,不忍這位長老離開人間,在臺灣中部幫他辦一個祈福法會,請求他再住世,希望他再消災延壽。這個在家,或者是沒有開悟的僧眾,大家還是都有這樣的一個情形。
所以印光大師說,「果能真誠無偽,便能轉業」。淨空法師就是「真誠無偽」,所以淨空法師他能夠從四十五歲延到九十二歲,到現在。現在講經的時候,他人在日本主持祭祖大典,他就是轉業了,老和尚就是轉業了,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他本來是短命報,現在變成長壽報。所以我們凡夫肉眼,只能見當時的吉凶禍福,我們不能知道過去與未來的因果如何。但是淨空法師表演給你看,你要仔細看才看得出來,他只有他老師教他的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他真做到了,真幹、老實、聽話,他轉業了。
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只要「真實的修持,一定能轉業」。但是業力的「牽引錯綜複雜,不可單憑一時的現象來任意斷言」,凡夫肉眼是看不到過去的,也不瞭解來龍去脈。因為因果錯綜複雜,可能你民國年代的因果已經了了,可是你還有清朝、還有明朝,還有以前累世的,所以你不知道這個來龍去脈。可是可以肯定的說,自己如果「還有煩惱、還有憂愁」、還有苦樂憂喜捨,如果你還有很多毛病習氣,你還有很多執著,你情執還沒有放下來,那肯定的你的「修持還不夠」,你自己的改過還不夠徹底。簡單的說,你如果還會生病的話,你業力還在,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等待你自己繼續努力,「長遠努力下去。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印光大師就在這位老太太的案例上分析說,印光大師又開示了,「此老太太,多年精修,一朝慘死,或者由此苦報,便可消滅所造三途惡道之報,而得生善道。或在生有真信願,亦可往生西方。但吾人既無他心道眼,不敢臆斷,謂決定往生,與決定不往生也。其可決定者,為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為善而得惡報,乃宿世之惡業果報,非現在之善業果報也」。這一段也是非常地好,非常地了不起。
印光大師開示說,這位老太太她多年的精進修持,她不幸的這樣「一朝慘死」,也許是因為她這樣的一個苦報,便可以消滅她所造的「三途惡道之報」,而可以生到善道去。也就是她現在受的這個苦報是消她地獄的罪業,這個在《金剛經》裡面有這一段經文。《金剛經》說,「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印光大師說,這位老菩薩所受的這個苦報,可以消滅她所造的「三途惡道之報」。就《金剛經》裡面講,「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你修持《金剛經》,做到《金剛經》的境界,可是你被人輕賤,或者你受到苦報,那麼這個人前世的罪業、過去生的罪業應該墮到惡道去,因為這一世今天被世人輕賤,或是受到苦報,他先世所造的罪業則為消滅。他如果不這樣修持,他過去生的罪業是應該墮到惡道去受報,可是現在他受人家輕賤,受這個苦報,他先世罪業、過去生的罪業就消滅掉了,就可以成就佛道了。跟印祖這樣講,印祖講的這樣是同一個意思。
那麼印祖接著就說了,如果這位老菩薩生前有真信切願,一定可以往生西方。就像有人問悟行法師說,悟行法師,你都在空中飛來飛去的。因為悟行法師的法緣很好,常常飛澳洲啦、美國啦,或者是歐洲啦,或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啦。那麼有一次,信徒就問悟行法師說,師父,那你這樣天天在空中飛來飛去,如果哪一天飛機在空中爆炸,那你怎麼辦呢?悟行法師說,那我就合掌念佛,在空中就請阿彌陀佛接我去極樂世界了。就這個意思,你看他,他是空難,但是他往生西方了,只要他在生前有真信切願。
印祖說,我們沒有「他心道眼」。什麼叫「他心道眼」?我們沒有他心通,我們沒有證法眼,我們並沒有開智慧眼,我們至少要開慧眼,像阿羅漢就有慧眼,菩薩有法眼,或者是有天眼。我們沒有「他心道眼」,我們不敢這樣的推斷或者猜測,說這位老菩薩決定往生,我們不敢這樣說。或者說這位老菩薩決定沒有往生,我們也不敢這樣說。那麼唯一可以決定的,為善一定「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為善而得惡報」,乃是他宿世的「惡業果報」現前,不是現在的「善業果報」。這是印祖對於這位老菩薩,印祖這樣開示。
那麼再接下來,印光大師又很慈悲的開示了,「汝等諸人,見此老人,得此果報,心中便有為善無福,善不足為之邪見,故致驚惶疑惑。其知見,與未聞佛法之人,有何各異」。印光大師就說了,你們這些學佛人,你們看到這位老太太被車子撞死,得到這樣的果報,她有吃素念佛也二十幾年了,她得這樣的果報,你們心中就說,為善沒有福報,行善不能夠免災難,「善不足為之邪見」,做善事沒有用。所以你們才「驚惶疑惑」,驚慌失措,疑惑,你們這樣的知見跟沒有學佛法的人有什麼不同呢?
所以對事情如果沒有深入的觀察跟思惟,對因果的事理如果「沒有足夠的認識」,你「捕風捉影,受情緒所影響而亂了陣腳,依自己的習氣、妄想胡亂猜測」,那跟沒有聽聞佛法的人有什麼兩樣呢?如果真正能夠對佛法有信心,「堅定依靠佛的教誨,自然可以將自己冷靜下來依照佛所開示的真諦檢點、反省自己:哪裡忽略了?」哪一點想錯了?你「就不會產生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
一般人如果沒有真正去深入佛法的人,都會有這種「為善無福,善不足為之邪見」。我在寫《知苦樂法》裡面有一篇故事,就我一個好朋友張永偉居士,他的妹妹在我們臺北市的中山北路民生東路口,那個馬偕醫院前面,她騎摩托車要去接小孩,在紅綠燈口被後面的一部車撞上去,受傷了,昏倒在現場。送到馬偕醫院去以後,她的丈夫,她的婆婆,還有我們這位蓮友張永偉去,全部不認識了,她完全不認識家人了。那我們這位張居士,張永偉居士他有學佛,這位他的妹妹完全不認識她的丈夫跟家人了,人是醒了,但是完全失去記憶。
那張永偉就不斷的給她超度,念佛號給她超度,到處去募集佛號來超度這位師姐的冤親債主。後來才瞭解,他這位妹妹本身有墮胎,有一個嬰靈。後來把祂超度完了以後,也很不可思議的,這位張居士的妹妹竟然恢復正念,完全認識她的家人,現在她的妹妹在大愛電視臺當職工。這個就是什麼?你對佛法要有信心,依照佛陀的教誨,自己「冷靜下來依照佛所開示的真諦檢點、反省自己」,是哪裡做錯了呢?哪裡忽略了呢?
印光大師又說了,印光大師說,「倘深信佛言,決不以此事,作此驚惶疑惑之態。以因果之事,重疊無盡,此因未報,彼果先熟。如種稻然,早種者早收。如欠債然,力強者先牽」。印光大師就說了,如果你真正深信佛所說的話,你絕對不會為了這個事情造成你驚慌疑惑的樣子。因為因果的事情重疊無盡,這個因還沒有報,那個果已經先成熟了,另外一個果已經先成熟了。所以因果它是互相牽引的,就好像種稻子一樣,先播種的先收成,後播種的後收成。那欠債也是一樣,力量強的先牽走、先抓走了,「力量最強大」的會「搶先引發成果」。
那我們在接觸佛法之前,我們當然總是造作惡業比較多,學佛之後,我們是否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受持佛戒」呢?「依教奉行上」呢?並沒有,我們沒有這樣全部把自己的習氣毛病都斷掉。我們學佛之前造了很多惡業,事實上學佛之後還是有,我們還是對因果不夠深信,對佛所說的話不夠深信,我們還是對戒律不夠堅持,我們還是造業破戒,還是依然故我。所以在我們心中,是佛的力量大呢?還是你自己的貪瞋癡力量大?這一句話很重要,在你的心中,你認為佛的力量大呢?也就是你覺悟的力量比較大呢?還是你自己的貪瞋癡的習氣力量比較大呢?你想想看。
在生活當中,佛開示我們,要慈悲喜捨的對待眾生,你認為慈悲喜捨比較吸引你呢?幫助眾生比較吸引你呢?還是世俗的五欲六塵,這些財色名食睡比較容易牽動你的心呢?你兩個比較看看。「在我們自己的心裡,究竟是清淨、覺悟」、平等覺,比較強呢?這個覺悟能力比較強呢?「還是自私自利、貪瞋癡慢疑、名聞利養的『自力』」比較大呢?我們應該認真的去面對,誠懇的好好去衡量一下,畢竟我們自己的前途,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會不會去輪迴?我們能不能擺脫業力?我們能不能夠往生?這個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所謂一般古人說的,諺語上說,「何去何從莫問天。」你不用去問老天,「要問的是自己的抉擇」。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特別第三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因果教育弘化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