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警官講故事:什麼是心體虛空

那這個地方談「心體虛空」,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我們這一念心。因為我們悟得了這一念心,你才能夠鍊得了「心體虛空」。你都不曉得心是什麼,你怎麼有辦法鍊得了「心體虛空」呢?所以我們這一段比較深,但是必須要去明白,不然的話,念過去,朗誦這一段,「若能鍊得心體虛空,無善無惡」,念都會念,那什麼是「心體虛空」呢?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是心。所以我們這一段就要來探討,比較深的,這一段的,在《楞嚴經》裡面講「七處徵心」與「八還辨見」,就八番顯見這兩章,對於「明心見性」過程本末推究,說得非常詳細。那麼今天就「七處徵心」這一段來探討見性的問題。也唯有見性才能夠瞭解,「證得心體虛空」。

所以《楞嚴經》在「七處徵心」裡面,「過程中」,阿難尊者以心去「推度尋找」,把這個「推度的心定位為『我的心』」。佛陀當時,「當下指正說」這個《楞嚴經》的原文,「『此是妄心非清淨真心』。阿難很驚訝的說:『我聽聞佛法,乃至日用中』」,都是用這個推度的覺知的心,怎麼不是真心呢?所以才會有「七處徵心」的問題,佛問他心在哪裡,阿難答不出來。阿難頓時陷入茫茫然。「佛陀為了讓阿難尊者明白真心非斷滅無知,也不是見聞覺知的虛妄心」,佛陀就說了,「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又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重點是在這一句,「內守幽閒」,縱使你滅掉一切見聞覺知,還是「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這地方,佛陀為阿難點出什麼是真心。

我們來探討一下這一段經文。這兩段話可以說是,世尊已為我們直接了當的講出「心性」在哪裡。我們也是在用這一念心,我們這一念心的「見聞覺知是依六根對六塵所起的作用」。我們六根對六塵,假名為心,你眼根見色塵,你說,我喜歡了,你就有一個貪愛的心;你眼根對色塵說,我不喜歡了,有一個討厭的心了。所以「我們的見聞覺知,依六根對六塵所起的作用」,我們能推度的是第六意識的分別,「第六意識心」,「是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所起的分別心」。「見聞覺知」都建立在什麼?「根境」,根跟境相觸的「因緣條件下所產生」的。若離開了這個因緣,「覺知的一切現象就不存在了」。「現象未生時,所謂『真心』在哪裡」,你不知道。沒有這個因緣的時候,你不曉得真心在哪裡,你沒有辦法見到你自己的真面目,真心在哪裡呢?你說,我在看了,還是見聞覺知。你的見聞覺知建立在哪裡?建立在六根對六塵,剛才講的六根對六塵,「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所起的分別心」,你的見聞覺知是建立在「根境相觸」的這個條件下,那還是妄心,你見不到你的真心。那怎麼去做到「心體虛空」呢?

方法就在佛陀所說的,「真心」在哪裡?「真心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前塵』就是已覺知的現象」,比如說電燈亮了,心已經知道了,已經知道了是「感官已產生作用的塵境」,你知道電燈打亮了。那電燈關掉了,你說暗了,你也看到了,可是你就沒有辦法去瞭解真心在哪裡。你見明見暗都不起執著,你瞭解見明見暗是你見性的作用,你才會相應真心。你只知道亮跟暗,那只是你感官所產生的塵境,那還是「前塵」,佛陀說的「前塵」,真心應該離開「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這是「前塵」所產生的分別心。

所以我們如果「離開了『六根與六塵的覺知』,還能找到那個能作用的心」,那才是「真心」。「心的尋找或伺察都是『見聞覺知』的功用,都是經過意識的分別所產生的了別心識」。

「如果空掉這個『分別』的心識,把心安住在『本覺』上,不起分別時,這個靈靈不昧的明覺心,獨耀虛空,是否就是真心呢?」「佛陀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們「眾生無始以來的攀緣習性,令心無止盡的在追逐外境所產生的『知覺與感受』,這就是『見聞覺知』」。所以一般他們修禪的人,「在禪修上,令心緣於一境來止息妄想攀緣」,他是用這樣去修定功的,這樣「可以暫時止息『攀緣妄想』,令心安住於一心清明。這『清淨心』沒有妄想干擾,猶如萬里無雲萬里天」,也像「一輪明月掛天空,覺照無邊」,「守住在這個清淨的心境中」,這個境界叫什麼?這個佛陀說還是「內守幽閒」。雖然你這段期間,你在打禪的這段期間,你專注一境,然後來讓你的妄想止息,讓你的攀緣心止息,你暫時也做到止息妄想了,安住在這一個「一心清明」的境界裡面,好像也沒有被妄想干擾,對不對?這個時候你好像禪定功夫也不差,好像「萬里無雲萬里天」,「一輪明月掛天空,覺照無邊」,對不對?佛陀說這樣還是「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所以在這個「清明的一心中」,依然沒有離開意識心的作用。關鍵就在這裡,沒有離開意識心的作用。因為你還是有我、我所,你心有「守」,就有「能所」這個覺知心。有能所對照,那還不是真心,真心是能所不二的,那「不是心的本來面目」。我們說真心是什麼?能所不二,境智一如,性相不二,所以那不是本來的面目。所以佛陀才說那還是「法塵影事」。這「法塵影事」是「意根」跟「法塵」所產生的結果,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這個「意根」對「法塵」所產生的結果。

所以「『內守幽閒』的『守』是不離當下的覺知」;「『幽閒』是清淨無擾,沒有煩惱,沒有妄想的心境」。就算「令心入於空無邊處,或識無邊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在哪裡?在無色界,在三界裡面的最高的四空天的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你安住在那個境界,你「不起憶想、不起作意,外境來時任它來,去時任它去,心念始終不離當下,依然是『內守幽閒的法塵影事』」,還是沒有出三界。

那我們要如何去突破這個「內守幽閒」,「看似無門卻有門」呢?「決定於是否現觀緣起」,相應般若智慧。「所謂『真心非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就是這個境界。哎呀,這個地方是講得真的好,「真心非見聞覺知」,但是又「不離見聞覺知」,就是要即相離相。「色香味觸諸塵所起」的「見聞覺知」,「它是依緣起而來」的,「一切現象皆是生滅法,終將幻化無實性」。「而『真心』具足一切功德」,就像六祖大師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見聞覺知,它必須依於真心才能存在」,凡夫因為迷失了「真心」,不能夠澈見「見聞覺知」的因緣所生法,去瞭解它那個空性,沒有那個空觀,也沒那個假觀,那當然沒那個中觀。他不瞭解,他不能夠「澈見『見聞覺知』是因緣所生」,是幻化的現象,「才會把『見聞覺知』誤為『真心』」,這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為什麼要修空觀、要修假觀、要修中觀?就是悟這個緣起性空,悟這個緣起法。我們為什麼修行不能夠成就?就是不能夠「澈見『見聞覺知』是因緣所生,是幻有的現象」,才會把「見聞覺知」當做「真心」,執著這個「見聞覺知」為「實有感」,「所以迷為眾生」。

這個地方我們講的是比較深,但是你不瞭解也不行,你不悟也不行,你不悟你就不知道什麼叫做「鍊得心體虛空,無善無惡」,你不知道真心在哪裡。你證得真心的時候,就真的是「無善無惡,無纖毫掛礙,自作得主」。你到真心的境界,那禍福當然著他不得,因果當然纏他不得,也就是證得一真法界了。

所以「久修百千劫,悟在剎那間」,那一天我見到我的老師,簡豐文老師跟我講,他說,佛法重實修實證,沒有悟,談什麼都假的。我老師這樣親口跟我講,我也很汗顏。他說,講太多沒有用,你根本都是數他人財寶,都講別人的東西。你很會講,都講孔子的東西,講孟子的東西,你都講佛陀的東西,那你自己呢?有沒有悟呢?有沒有實修實證呢?我聽老師這樣講,我也很汗顏。我跟老師說,我最近想要去潛修,我確實想這一集講完,我就要去潛修了。我不敢說閉關,想要去潛修三個禮拜,然後再開始來講《安士全書·陰騭文》。

那我就跟簡豐文老師說,那個也有人說了,開悟才能夠去閉關,老師說,開悟就不用閉關了。開悟以後都無所不知,無所不覺了,他不用再閉關了。我說,诶,那你講得有道理。所以老師勉勵我,講那麼多沒有用,你要實修實證,你要,六祖大師說的自修、自悟、自度,你不悟心法都是假的。這老和尚跟我講過,福報再大沒有用,福不能抵業,你福不能抵生死。就是我們這裡講,你不瞭解什麼叫「見聞覺知」的那個「真心」,「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佛陀跟我們講得這麼清楚。所以老法師有說過,你沒有悟,什麼都是假的,夢幻泡影。

所以這個地方講,我們就是不瞭解,這個「『見聞覺知』是因緣所生,是幻有的現象」,才把「『見聞覺知』誤為『真心』」,執著這個「『見聞覺知』為『實有感』」,就是執著的來源,所以變成迷惑成為眾生的由來。「如果能夠明白『現象乃因緣所生,緣生緣滅,空無自性。』不迷於『見聞覺知』為實有時,當『見聞覺知』的因緣滅盡時,『真心』不隨因緣而滅」,歷歷分明,「清淨心性」就如同烏雲消散,慧日自然顯露出來。

我們眾生「因為妄執『見聞覺知』為『實有』,所以『慧日』才會被妄想的烏雲所覆蓋。也因為『真心非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我們好好去參這一句,你參透了,你懂了,就知道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你才懂得念佛這句《三時繫念》裡面講的這個境界。「所以佛陀才說:『我非勅汝執為非心』,我不是要你把『見聞覺知』認定為絕對不是真心」。

那麼在黃蘗禪師的《傳心法要》中有一段對答的話,學人問黃蘗禪師,「祇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因為這裡面提到,我們經文提到「心體虛空」。那麼「心如虛空,它不是境相,難道就無法當下指境見心嗎?」「無法當下指境見心」嗎?黃蘗禪師答說,「什麼心向境上見」呢?「設爾得見,元來祇是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縱得眉目分明,元來祇是影像,何關汝事?」黃蘗禪師更厲害,他說,什麼叫「心向境上見」?我跟你講,那個照性你是找不到,那作用上看得到,相上看得到,問題是要去找那個照性,就找那個覺性,那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它是實相無相無不相的,覺性誰見得到?它無相啊。但是你的作用都離不開它,你六根對六塵,都不離開這個覺性的妙用,它無不相啊。所以黃蘗禪師說,假如你能夠看得到的,還是「照鏡心」,就好像你用鏡子來照面,你看得很清楚,你長得什麼樣子,看得很清楚,原來還是影像,這跟你有什麼事?跟你真心有什麼事?有什麼關聯?

「你用什麼心來看境界」呢?所看的境界,「一定有一個能見的我」,還有「所見的境」,就如同照鏡子的時候所現的境界相,「這個『境」是『根境相對』」,剛才我們講「根境相觸」,「所產生的『見聞覺知』」,無論你觀照得多麼清晰,還是「生滅的法塵」,「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心』」。

所以各位,末學跟各位報告這一段,雖然我悟不到那個境界,但是這一段經文太重要了,不然你不能知道,你不能夠體會「心體虛空,無善無惡,無纖毫掛礙,自作得主,則禍福著他不得,因果纏他不得」。這個在我們在講二百六十一集的時候,我們沒辦法講這麼詳細,我們也沒有講這麼詳細。

所以那個學人又問了,又問說了,「若不因照,如何得見?」那如果我不照鏡子,我怎麼見到我的真心呢?「若不因照,如何得見」呢?「『心無境不顯』,如果心不觀照」,我怎麼知道心的存在呢?這在幫我們問問題了。黃蘗禪師答說了,「若涉因,常須假物,有什麼了時。汝不見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你沒有辦法見到,你兩手一攤離開人間的時候,你講了半天也沒有什麼用啦,「徒勞謾說數千般」。你講了那麼多,就是我簡豐文老師跟我講,沒有悟,談什麼都假的,你還是凡夫,你講的經典都是數他人財寶,都是佛陀說的,都是祖師說的,除了沒一條你做到。诶,我老師跟我講的,我也覺得很汗顏,而且也很慚愧,是確實如此,跟黃蘗禪師這裡講的一模一樣,「撒手似君無一物」,沒有一個東西是你所證的。你所說的,都不是你所證的,你沒有一條做得到,叫「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講那麼多,我老師說,講那麼多沒有用的啦,你是修人天善而已啦,講經也有福報,人天善而已,還是沒有出三界。所以老師勉勵我說,你要好好用功,在心地用功。這老法師說的,沒有悟,什麼都假的,一樣的道理。

所以如果你必須要起照,才能夠知道心性的存在,那「不觀照時。就找不到心性的話」,那「這個心性不就變成中斷性」嗎?這不中斷掉了嗎?而「不是不生不滅」嗎?哇,你看黃蘗禪師講得多好。我們不是講,真心是不生不滅嗎?你說觀照的時候才見到真心,不觀照的時候見不到真心,黃蘗禪師說,那不就中斷了嗎?那心性不就斷掉了嗎?如果心性不能夠明了,就像在眼前一樣,所說的一切,不就是妄想戲論嗎?「猶如本來就沒有」,卻是東扯西扯的一大堆。

「又問:『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若是照見了『心中了無一物』呢?」那個人就問了,那個學人問說,「若識了」,那我見到真心了,「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若是照見了,那「心中了無一物」呢?黃蘗禪師怎麼答?黃蘗禪師說,「若是無物,更何處得照?爾莫開眼寱語。」黃蘗禪師說,如果是無物的話,那誰去照呢?「更何處得照?」那誰去照呢?你不是在開玩笑嗎?你不是在講夢話嗎?「若是了無一物,那用什麼來照呢?」「不是明明有照的功能」嗎?「怎麼說無物呢?」「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如心。」你心裡在那邊「微細揣摩」,那麼微細的地方再揣摩,如果你離開這個「前塵有分別」,你不要有這個分別,那個就是「真如心」,這樣各位聽懂了嗎?

如果從見聞覺知的生滅中找出那個不生滅的「真心」,那個方法,它的方法跟要領,要怎麼去找呢?要怎麼去找這個真心呢?你必須從「因緣法」中去「洞觀『根境』所生的一切法」。各位,我們今天探討這個真心,「心體虛空」就是說,你怎麼去見到那個「見聞覺知」的生滅法當中,找出那個不生滅的「真心」呢?它的方法跟要領就是說你必須在眼前根塵接觸,你見聞覺知所,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因緣法」中的,你在這個因緣所生法中,你去洞觀那個根跟境所生的一切法,它都是空無自性的,它都是如夢如幻的。

所以為什麼老法師說,《大般若經》裡面,最後三句結語,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就是「諸法畢竟空」,你從當中去體悟「見聞覺知」,為什麼你會有執著,是你不瞭解「諸法畢竟空」,所以在這個「因緣法」中,在「見聞覺知」的生滅中,生滅的這個「見聞覺知」當中,你執為真有這個東西存在的錯覺,你執著有的這個錯覺。當你不再對這個現象執為實有的時候,「狂心歇,歇即菩提」,你隨之而來就「歇下『我執』所產生」的「分別妄心」了,那「真心」就會怎麼樣?「真心」就「會在歇下妄想分別後,猶如撥雲見日,法爾透出」了。就是這裡古德講的,「狂心歇,歇即菩提」。狂心是什麼?就是見聞覺知,你在這個「諸法畢竟空」的,解開對「見聞覺知」執為實有的這個錯覺,你把它放下來。你當下不再對這個現象執著為實有,那麼隨之而來,你就「歇下」,「歇下」就是放下「『我執』所產生的分別妄心」;那「真心」就「會在歇下妄想分別後,猶如撥雲見日,法爾透出」,自然就流露出來了,真心就現出來了。

所以黃蘗禪師說,「爾但離卻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行,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爾清淨法身。」這一段講得太好了,黃蘗禪師說,你只要離開這個有無對待,你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空,你要離開這個有無對待的諸法,「離卻有無諸法」。凡夫就執著有,二乘人執著空,所以見不了這個法身。你離開「有無諸法」,你的心就會像太陽一樣常處虛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這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不是「省力底事」嗎?你到這個地方,你心沒有任何依止,「心無棲泊處」,就沒有任何依靠,「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到這個地方,心無所依靠,我執破了,法執破了,心等虛空,沒有任何依靠,叫做此時「無棲泊處」,你的心沒有一個地方可以靠。就是古代禪師講的心等虛空,而沒有虛空之相,連那個都不能執著,「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即是行諸佛事」,你作到佛的境界了,你所做都是佛的行為,「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境界是什麼?就是你的「清淨法身」,「此是爾清淨法身」。

「息滅了『有無』分別,你就把「『有無』分別」息滅掉了,有沒有、對錯、是非、美跟醜、好不好,全部回歸到自性,「息滅了『有無』分別」。「乃至一切根境對境所產生的分別妄想後,心性的般若慧光,自然如日正當中」,流露出來了。

這一段是末學小小的一個領悟,引用黃蘗禪師跟學人的對話,還有佛陀在《楞嚴經》裡面所開示的,你就算證得那個清淨心,你如果不悟真心,還是「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佛陀跟你講出來。我們把這兩段非常精彩的佛陀在《楞嚴經》上的精彩開示,還有黃蘗禪師跟這個學人的開示,我們來體悟「若能鍊得心體虛空,無善無惡,無纖毫掛礙,自作得主,則禍福著他不得,因果纏他不得」,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境界,也就是這一段,就是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麼這個地方,末學就報告到這個地方。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特別第四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因果教育弘化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