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下面『微乎危哉』,這個「微乎危哉」,在《尚書·大禹謨》裡面有這麼一句,我們也常常見過,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四句非常重要,理很深。「人心惟危」就是人心很容易被物欲所蒙蔽,叫「人心惟危」,難以安寧,「危」就是不安的意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它的意思是怎麼樣呢?簡單的說,這一句是堯傳給舜的道統心法。當時堯把王位交給舜的時候,有教他這四句,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前面那三句,其實是舜再加進去的,希望禹做到允執厥中。「允執厥中」,如果用我們佛家的標準,就是中道,中道實相,就是不二法門,不落空有。也就是我們《金剛經》裡面的重要核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允執厥中」。
這整句的意思是說,人民的意念,人心的意念,是難以安撫的。這個堯在教舜,人家說人心難測,民意,我們現在用很通俗的話說,民意如流水。像臺灣有時候總統選舉,立法委員選舉,都會有民意調查,水也能載舟,也能覆舟。所以民意有時候很難去捉摸,叫民意如流水,這是這裡面講的「人心惟危」。人民的意念是很難加以瞭解跟安撫的。「道心惟微」,道統的思慮是微妙幽深,「道心」就是我們大道之心,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宇宙的真理。我們說,「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是「道心」。「道心惟微」,只有大徹大悟的人,才能夠契入這個大道。
就像當時六祖大師,五祖大師在傳衣缽給六祖大師的時候,五祖大師假裝生病,事實上他衣缽已經傳給六祖大師了。他上殿說法的時候,弟子就問他說,請問五祖大師,衣缽傳給誰?五祖大師就說,「能者得之」。這個「能者得之」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說,它的表法就是惠能大師已經拿去了啦。「能者得之」,「能者」,就惠能大師已經接衣缽了。那另外一種解釋是什麼呢?能夠契入這個心性的,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這個人就可以得到衣缽,叫「能者得之」。所有弟子裡面,只有六祖大師開悟,所以他「能者得之」。
所以道統的思慮,他就講說,真理的這種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不可思議的這種境界,那是什麼?那是道統的思慮,微妙幽深到什麼地步呢?我們為什麼說地藏法門?「地藏」是心地所含藏的寶藏,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果時所說的,奇哉,奇哉。奇哉,奇哉,就是微妙難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也就是我們《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那個「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就是我們的真如法界,就是道統思慮的微妙幽深。想要去傳承這個道統,古代我們講說傳承就是,「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就像五祖大師傳衣缽給六祖大師一樣,六祖大師也是因為開悟了,大徹大悟了。他一聽到《金剛經》裡面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豁然頓脫,契入這個法界,他就是傳承了這個道統。
「惟精惟一」就是什麼?就是我們佛家講的入一真法界,入不二法門叫做「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照儒家的解釋說,那就信守中庸之道了。所以「允執厥中」這四個字,是堯傳給舜的心法。舜又將它傳給禹,大禹治水,就是舜傳給禹的時候,他又加了前面那三句。但是堯傳給舜的時候,是傳「允執厥中」。可是舜的境界比較高,舜是一個大聖人了。舜他對他爸爸很孝順,對他後娘很孝順,對他弟弟很恭敬。我們在讀《感應篇彙編》裡面,有研討過。雖然他爸爸,瞽叟要害他,他說他爸爸本身的自性,他本身的本性是非常善良的。所以舜的境界比較高,所以堯就直接給他「允執厥中」。但是舜再傳給禹的時候,就加前面三句了,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再加「允執厥中」,十六個字。
舜為什麼要再加上面、前面那三句呢?變成十六個字呢?在前面加那十二個字呢?這個在宋朝大儒朱熹有講過。朱熹怎麼評論這件事情呢?朱熹說,堯的一句話,夠了,「堯之一言,至矣」,已經淋漓盡致了。舜可以做到「允執厥中」,可以做到中庸之道,也就是舜可以做到不二的境界。所以「堯之一言,至矣,盡矣」,就是已經完全淋漓盡致了。「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他說,那舜為什麼還要再加前面三句送給大禹呢?「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朱熹的意思是說,本來光是堯那一句話就夠盡致了,就夠透澈了,那為什麼還要加前面那三句呢?他的用意是要把堯的話,講得更清楚明白,一定要做到前面那三句話。你要做到瞭解人心在想什麼,「人心惟危」。你做一個皇帝,做一國之君,你要知道民心的向背,老百姓在想什麼,知道民眾的疾苦。你瞭解民心以後,你才能夠去領導民眾,才能夠去治國。
就像我們現在習近平總書記一樣,他知道現在民心向背。所以他就整頓貪官汙吏,要澄清吏治。所以他就打老虎、抓貪腐。他瞭解人心在想什麼,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知道「人心惟危」,他知道民眾在想什麼,民眾希望什麼。就是舜為什麼再加前面三句?就是要禹去學前面那三句。他說如果沒有再加前面那三句,那「允執厥中」做不到。所以用意是要把堯的話,說得更清楚,一定要做到前面那三句話,就要做到「人心惟危」,知道「道心惟微」,知道我們這一念心性不可思議。「惟精惟一」,只有一門深入,一以貫之,你就可以做到後面的「允執厥中」了,才能夠達成最後那一句話的目標,就是「允執厥中」,就是合乎中庸之道。
那你治國如果瞭解,堯傳給舜,舜傳給禹,這十六個字的話,那你治國就在烹小鮮了。你治國就是能夠如理如法,而且中規中矩了,就可以達到最後那句話的目標。可見「允執厥中」這四個字,乃是十六個字心法的精要,前面那三句要先做到。「允執厥中」是古文《尚書·大禹謨》的用詞。《論語》用的是「允執其中」,《論語》是用「允執其中」。古文《尚書》是用「允執厥中」。兩者之差在於厥跟其這個字,其實這兩個字都是語助詞,用以加重語氣,兩者在意義上沒有什麼大差別。簡單的說,用現代的話來解釋,「允」就是允當適切,我們說恰到好處,中規中矩,不落兩邊,「允」就是允當適切。「執」就是保持把握。「中」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不落空有兩邊。也是六祖大師在跟惠明將軍所講的,「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當你拋開善惡對待的時候,你就入中道了,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你有善惡對待,你就有喜歡跟討厭了,你就有怨憎了。你有怨憎,煩惱就來了。所以自性裡面沒有善,沒有惡,它是平等法界的,就是中道。平等法界就是中道,就是不二法門,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所以如果你能夠做到這樣,不論是一般的做人處事,或者個人修養,參政治國,都會有一定的成就。就是這地方告訴你,其實儒家的思想、佛家思想跟道家思想,其實儒釋道是一家的。你能夠融會貫通的時候,對你不管是做人或者處事,或者個人的修養,或者參政治國,治理一國的大政,都會有一定的成就的。
另外也有人說,「允執厥中」的「允」是誠信無假之心。這曾國藩先生講的,什麼叫「誠」?「一念不生謂之誠」。到一念不生的時候,就可以做到誠信無假之心了。「離一切虛妄之相」,黃念祖老居士講,「離一切虛妄之相」,離開一切虛妄之相,就是實相,就契入了,就是誠信無假之心。「允執厥中」的「允」是誠信無假之心,「執」就是堅守之意,「中」就是中正不偏。合而言之,就是要以誠信無假之心,堅守中正不偏的中道。
老和尚講的,你放下執著,放下分別,再放下妄想,就打破妄想你就入一真法界,就入平等法界了,就這個意思,用佛家的解釋是這樣。兩者在意義上的差異,其實不是很大。所以這麼一來我們就瞭解,儒家跟佛家其實它是相通的。所以你看在儒家裡面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以現代的話來說,大自然的法則就是「性」。所以你不遵守大自然法則,你就違反天性,違反自性。
所以現在為什麼地球氣候會變遷?為什麼人心會變壞?為什麼地球會不平安?人心會亂?就是因為違反了大自然的法則,五倫都沒有了。人也失去道德仁義禮了,那人棄五常則妖興了。老法師講,《左傳》裡面說的,「人棄常則妖興」,人如果拋棄了五常,那妖魔鬼怪就出來了。「人棄常則妖興」,就這裡講,你違反大自然法則。所以父子有親是大自然的法則;夫妻有別是大自然的法則;朋友有信,大自然的法則;兄弟有愛,大自然的法則;君臣有義,大自然的法則。現在大家都違反這五個,大自然的法則就是「性」,隨順大自然的法則就是「道」。
所以你什麼叫做道德?你守住這個自然的法則,展現出來的行為叫道德。修習大自然的法則就是「教」,依這個道來行,叫「率性之謂道」。「天命」就是我們本具的自性,「天命」就是我們本具的,大自然的法則本來存於萬物。萬物只需要依本性發展,自然就合乎道。但是萬物因為人所處的環境,或所生的時節,造成氣質不同、稟賦各異,難免會有過跟不及的差異。如果你將過與不及之處,加以調節使符合原來的道,那就是「教」。簡單的說,這一句話是儒家的講法,就是你把一個人從惡變成善,斷惡修善,再轉迷為悟,再轉凡成聖,就是「教」了。把一個人從惡變成善,再從迷變成悟,再從凡變成聖,就是「教」。
所以宗教,宗教,老和尚常講的,主要、重要、尊崇的,教學、教育、教化。具體而言,「道」又是什麼呢?「道」就是我們講說中道,佛法裡面講「中道實相」。「中道實相」是平等法界,不二法門。那儒家講說「道」是什麼?就是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儒家的說法。「發而皆中節」,合乎我們所合乎的禮節,我們的禮,「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所以在我們北京裡面有,京城裡面有,殿裡面有中和、有太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所以古人很有智慧,你看在紫禁城裡面寫一個中和,殿裡面給它取中和有他的原因,以前的皇帝都很有智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能夠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大根大本,你就是「達道」,就是你已經通達圓融無礙了,那就「致中和」了。「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那這樣天地萬物就是井然有序了,天下太平了。以前皇帝就是要統治天下,也是期待天地萬物能夠生生不息。「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哪個皇帝不希望這樣呢?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就達到中和。
那麼「喜怒哀樂之未發」,「未發」是什麼?未有之前,你還沒有毛病習氣起來,你一念覺照,背塵合覺。就是未有之前,你的喜怒哀樂之未發,你背塵合覺,就是「謂之中」了嘛,你就跟道相應了嘛。在還沒有喜怒哀樂情緒之前,那個本然的性,如如不動的本性,無所偏倚了,就是「中」,就是我們本有的面目嘛。放下執著,離開六道嘛;放下分別,就離開九法界;放下妄想,入一真嘛。就這裡講的,還沒有喜怒哀樂情緒之前,那個本然之性,如如不動的本性,無所偏倚,就是「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嘛,一旦生起喜怒哀樂情緒,你馬上放下來,馬上斷掉,馬上轉迷為悟,就是我們大經裡面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轉喜怒哀樂為清淨、為菩提,就是一旦生起喜怒哀樂的情緒的時候,這些情緒都能夠適度的,沒有乖戾逾越,「謂之和」。你能夠轉境的話,你就能夠怎麼樣?能夠跟我們的這個,就是這裡面講的「中節,謂之和」相應了,就能見到本然之性,就是「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就是本然之性,如如不動的本性,你就見到了。所以一旦生起喜怒哀樂的情緒,這些情緒都能適得其度的,沒有乖戾跟逾越,就是「和」。
所以剛才講,「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個「中」是天下萬物的根本,一切天命,自性與道之所共由。「和」是率性成道所應依循的精神跟原理。所以「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夠把「中」跟「和」做到極致的程度,天下自然會安於所處的境,萬物自然會生養順遂。就沒有像現在的人心這麼亂,像現在地球氣候這麼,我們講說極端的氣候,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了。我們現在的人都違背了這個中和的意思了。所以古人跟我們講,「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所以老法師講過,湯恩比博士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是從什麼地方說出來的?因為湯恩比博士當時告訴日本人,說中國人他們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當他們碰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回過頭去找他們的祖先,智慧就生出來了。所以這裡講,你看我們的祖先多有智慧,「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夠把「中」跟「和」做到極致的程度,天下自然會安於所處之境,萬物自然會生養順遂,呈現一片祥和與繁榮的景象。我們人的心性功夫,它的道理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剛才我們提到這一段,非常有意思,這一句是很深的。但是經過末學引用這些大德跟朱熹的這位大儒的解釋,我們充分的瞭解說,《尚書·大禹謨》裡面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原來它是跟我們處世做人、做生意、治理國政都是息息相關,都跟天地有關,跟萬物有關。可見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有些是講出世,有些講入世,但是它的運用方法各有不同,各有千秋,但是根本的心法無二。你也可以講說,老子是菩薩示現的;你也可以講說,孔子、孟子是菩薩示現。就如同淨空法師問李炳南老師說,李炳南老師說,理論上是有,事上找不到證據,你也可以講說他們是菩薩示現的。所以根本的心法無二,可謂天下之道真是什麼?俗話講,一理散萬殊。臺灣俗話講說,一理通,萬理徹。一經通,一切經通。只要能夠返璞歸真,把握人的心性,人心靈的自性,從我們自己的小真空、小宇宙,能夠通天徹地,通曉人生、社會、自然萬物的真理,成王至聖也不過如此啊。這一段講得非常好,跟大家這樣分享。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O六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這整句的意思是說,人民的意念,人心的意念,是難以安撫的。這個堯在教舜,人家說人心難測,民意,我們現在用很通俗的話說,民意如流水。像臺灣有時候總統選舉,立法委員選舉,都會有民意調查,水也能載舟,也能覆舟。所以民意有時候很難去捉摸,叫民意如流水,這是這裡面講的「人心惟危」。人民的意念是很難加以瞭解跟安撫的。「道心惟微」,道統的思慮是微妙幽深,「道心」就是我們大道之心,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宇宙的真理。我們說,「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是「道心」。「道心惟微」,只有大徹大悟的人,才能夠契入這個大道。
就像當時六祖大師,五祖大師在傳衣缽給六祖大師的時候,五祖大師假裝生病,事實上他衣缽已經傳給六祖大師了。他上殿說法的時候,弟子就問他說,請問五祖大師,衣缽傳給誰?五祖大師就說,「能者得之」。這個「能者得之」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說,它的表法就是惠能大師已經拿去了啦。「能者得之」,「能者」,就惠能大師已經接衣缽了。那另外一種解釋是什麼呢?能夠契入這個心性的,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這個人就可以得到衣缽,叫「能者得之」。所有弟子裡面,只有六祖大師開悟,所以他「能者得之」。
所以道統的思慮,他就講說,真理的這種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不可思議的這種境界,那是什麼?那是道統的思慮,微妙幽深到什麼地步呢?我們為什麼說地藏法門?「地藏」是心地所含藏的寶藏,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果時所說的,奇哉,奇哉。奇哉,奇哉,就是微妙難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也就是我們《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那個「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就是我們的真如法界,就是道統思慮的微妙幽深。想要去傳承這個道統,古代我們講說傳承就是,「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就像五祖大師傳衣缽給六祖大師一樣,六祖大師也是因為開悟了,大徹大悟了。他一聽到《金剛經》裡面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豁然頓脫,契入這個法界,他就是傳承了這個道統。
「惟精惟一」就是什麼?就是我們佛家講的入一真法界,入不二法門叫做「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照儒家的解釋說,那就信守中庸之道了。所以「允執厥中」這四個字,是堯傳給舜的心法。舜又將它傳給禹,大禹治水,就是舜傳給禹的時候,他又加了前面那三句。但是堯傳給舜的時候,是傳「允執厥中」。可是舜的境界比較高,舜是一個大聖人了。舜他對他爸爸很孝順,對他後娘很孝順,對他弟弟很恭敬。我們在讀《感應篇彙編》裡面,有研討過。雖然他爸爸,瞽叟要害他,他說他爸爸本身的自性,他本身的本性是非常善良的。所以舜的境界比較高,所以堯就直接給他「允執厥中」。但是舜再傳給禹的時候,就加前面三句了,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再加「允執厥中」,十六個字。
舜為什麼要再加上面、前面那三句呢?變成十六個字呢?在前面加那十二個字呢?這個在宋朝大儒朱熹有講過。朱熹怎麼評論這件事情呢?朱熹說,堯的一句話,夠了,「堯之一言,至矣」,已經淋漓盡致了。舜可以做到「允執厥中」,可以做到中庸之道,也就是舜可以做到不二的境界。所以「堯之一言,至矣,盡矣」,就是已經完全淋漓盡致了。「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他說,那舜為什麼還要再加前面三句送給大禹呢?「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朱熹的意思是說,本來光是堯那一句話就夠盡致了,就夠透澈了,那為什麼還要加前面那三句呢?他的用意是要把堯的話,講得更清楚明白,一定要做到前面那三句話。你要做到瞭解人心在想什麼,「人心惟危」。你做一個皇帝,做一國之君,你要知道民心的向背,老百姓在想什麼,知道民眾的疾苦。你瞭解民心以後,你才能夠去領導民眾,才能夠去治國。
就像我們現在習近平總書記一樣,他知道現在民心向背。所以他就整頓貪官汙吏,要澄清吏治。所以他就打老虎、抓貪腐。他瞭解人心在想什麼,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知道「人心惟危」,他知道民眾在想什麼,民眾希望什麼。就是舜為什麼再加前面三句?就是要禹去學前面那三句。他說如果沒有再加前面那三句,那「允執厥中」做不到。所以用意是要把堯的話,說得更清楚,一定要做到前面那三句話,就要做到「人心惟危」,知道「道心惟微」,知道我們這一念心性不可思議。「惟精惟一」,只有一門深入,一以貫之,你就可以做到後面的「允執厥中」了,才能夠達成最後那一句話的目標,就是「允執厥中」,就是合乎中庸之道。
那你治國如果瞭解,堯傳給舜,舜傳給禹,這十六個字的話,那你治國就在烹小鮮了。你治國就是能夠如理如法,而且中規中矩了,就可以達到最後那句話的目標。可見「允執厥中」這四個字,乃是十六個字心法的精要,前面那三句要先做到。「允執厥中」是古文《尚書·大禹謨》的用詞。《論語》用的是「允執其中」,《論語》是用「允執其中」。古文《尚書》是用「允執厥中」。兩者之差在於厥跟其這個字,其實這兩個字都是語助詞,用以加重語氣,兩者在意義上沒有什麼大差別。簡單的說,用現代的話來解釋,「允」就是允當適切,我們說恰到好處,中規中矩,不落兩邊,「允」就是允當適切。「執」就是保持把握。「中」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不落空有兩邊。也是六祖大師在跟惠明將軍所講的,「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當你拋開善惡對待的時候,你就入中道了,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你有善惡對待,你就有喜歡跟討厭了,你就有怨憎了。你有怨憎,煩惱就來了。所以自性裡面沒有善,沒有惡,它是平等法界的,就是中道。平等法界就是中道,就是不二法門,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所以如果你能夠做到這樣,不論是一般的做人處事,或者個人修養,參政治國,都會有一定的成就。就是這地方告訴你,其實儒家的思想、佛家思想跟道家思想,其實儒釋道是一家的。你能夠融會貫通的時候,對你不管是做人或者處事,或者個人的修養,或者參政治國,治理一國的大政,都會有一定的成就的。
另外也有人說,「允執厥中」的「允」是誠信無假之心。這曾國藩先生講的,什麼叫「誠」?「一念不生謂之誠」。到一念不生的時候,就可以做到誠信無假之心了。「離一切虛妄之相」,黃念祖老居士講,「離一切虛妄之相」,離開一切虛妄之相,就是實相,就契入了,就是誠信無假之心。「允執厥中」的「允」是誠信無假之心,「執」就是堅守之意,「中」就是中正不偏。合而言之,就是要以誠信無假之心,堅守中正不偏的中道。
老和尚講的,你放下執著,放下分別,再放下妄想,就打破妄想你就入一真法界,就入平等法界了,就這個意思,用佛家的解釋是這樣。兩者在意義上的差異,其實不是很大。所以這麼一來我們就瞭解,儒家跟佛家其實它是相通的。所以你看在儒家裡面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以現代的話來說,大自然的法則就是「性」。所以你不遵守大自然法則,你就違反天性,違反自性。
所以現在為什麼地球氣候會變遷?為什麼人心會變壞?為什麼地球會不平安?人心會亂?就是因為違反了大自然的法則,五倫都沒有了。人也失去道德仁義禮了,那人棄五常則妖興了。老法師講,《左傳》裡面說的,「人棄常則妖興」,人如果拋棄了五常,那妖魔鬼怪就出來了。「人棄常則妖興」,就這裡講,你違反大自然法則。所以父子有親是大自然的法則;夫妻有別是大自然的法則;朋友有信,大自然的法則;兄弟有愛,大自然的法則;君臣有義,大自然的法則。現在大家都違反這五個,大自然的法則就是「性」,隨順大自然的法則就是「道」。
所以你什麼叫做道德?你守住這個自然的法則,展現出來的行為叫道德。修習大自然的法則就是「教」,依這個道來行,叫「率性之謂道」。「天命」就是我們本具的自性,「天命」就是我們本具的,大自然的法則本來存於萬物。萬物只需要依本性發展,自然就合乎道。但是萬物因為人所處的環境,或所生的時節,造成氣質不同、稟賦各異,難免會有過跟不及的差異。如果你將過與不及之處,加以調節使符合原來的道,那就是「教」。簡單的說,這一句話是儒家的講法,就是你把一個人從惡變成善,斷惡修善,再轉迷為悟,再轉凡成聖,就是「教」了。把一個人從惡變成善,再從迷變成悟,再從凡變成聖,就是「教」。
所以宗教,宗教,老和尚常講的,主要、重要、尊崇的,教學、教育、教化。具體而言,「道」又是什麼呢?「道」就是我們講說中道,佛法裡面講「中道實相」。「中道實相」是平等法界,不二法門。那儒家講說「道」是什麼?就是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儒家的說法。「發而皆中節」,合乎我們所合乎的禮節,我們的禮,「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所以在我們北京裡面有,京城裡面有,殿裡面有中和、有太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所以古人很有智慧,你看在紫禁城裡面寫一個中和,殿裡面給它取中和有他的原因,以前的皇帝都很有智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能夠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大根大本,你就是「達道」,就是你已經通達圓融無礙了,那就「致中和」了。「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那這樣天地萬物就是井然有序了,天下太平了。以前皇帝就是要統治天下,也是期待天地萬物能夠生生不息。「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哪個皇帝不希望這樣呢?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就達到中和。
那麼「喜怒哀樂之未發」,「未發」是什麼?未有之前,你還沒有毛病習氣起來,你一念覺照,背塵合覺。就是未有之前,你的喜怒哀樂之未發,你背塵合覺,就是「謂之中」了嘛,你就跟道相應了嘛。在還沒有喜怒哀樂情緒之前,那個本然的性,如如不動的本性,無所偏倚了,就是「中」,就是我們本有的面目嘛。放下執著,離開六道嘛;放下分別,就離開九法界;放下妄想,入一真嘛。就這裡講的,還沒有喜怒哀樂情緒之前,那個本然之性,如如不動的本性,無所偏倚,就是「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嘛,一旦生起喜怒哀樂情緒,你馬上放下來,馬上斷掉,馬上轉迷為悟,就是我們大經裡面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轉喜怒哀樂為清淨、為菩提,就是一旦生起喜怒哀樂的情緒的時候,這些情緒都能夠適度的,沒有乖戾逾越,「謂之和」。你能夠轉境的話,你就能夠怎麼樣?能夠跟我們的這個,就是這裡面講的「中節,謂之和」相應了,就能見到本然之性,就是「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就是本然之性,如如不動的本性,你就見到了。所以一旦生起喜怒哀樂的情緒,這些情緒都能適得其度的,沒有乖戾跟逾越,就是「和」。
所以剛才講,「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個「中」是天下萬物的根本,一切天命,自性與道之所共由。「和」是率性成道所應依循的精神跟原理。所以「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夠把「中」跟「和」做到極致的程度,天下自然會安於所處的境,萬物自然會生養順遂。就沒有像現在的人心這麼亂,像現在地球氣候這麼,我們講說極端的氣候,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了。我們現在的人都違背了這個中和的意思了。所以古人跟我們講,「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所以老法師講過,湯恩比博士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是從什麼地方說出來的?因為湯恩比博士當時告訴日本人,說中國人他們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當他們碰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回過頭去找他們的祖先,智慧就生出來了。所以這裡講,你看我們的祖先多有智慧,「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夠把「中」跟「和」做到極致的程度,天下自然會安於所處之境,萬物自然會生養順遂,呈現一片祥和與繁榮的景象。我們人的心性功夫,它的道理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剛才我們提到這一段,非常有意思,這一句是很深的。但是經過末學引用這些大德跟朱熹的這位大儒的解釋,我們充分的瞭解說,《尚書·大禹謨》裡面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原來它是跟我們處世做人、做生意、治理國政都是息息相關,都跟天地有關,跟萬物有關。可見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有些是講出世,有些講入世,但是它的運用方法各有不同,各有千秋,但是根本的心法無二。你也可以講說,老子是菩薩示現的;你也可以講說,孔子、孟子是菩薩示現。就如同淨空法師問李炳南老師說,李炳南老師說,理論上是有,事上找不到證據,你也可以講說他們是菩薩示現的。所以根本的心法無二,可謂天下之道真是什麼?俗話講,一理散萬殊。臺灣俗話講說,一理通,萬理徹。一經通,一切經通。只要能夠返璞歸真,把握人的心性,人心靈的自性,從我們自己的小真空、小宇宙,能夠通天徹地,通曉人生、社會、自然萬物的真理,成王至聖也不過如此啊。這一段講得非常好,跟大家這樣分享。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O六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