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警官講故事】愛不重不生娑婆之一(黃柏霖警官)

 所以我們今天就探討愛不重不生娑婆。《地藏經》裡面有一段經文,老和尚特別把這一段來開示,「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這一段經文來形容這一段實在是太恰當了。「如魚遊網」,「魚」比喻眾生,六道裡面這些眾生就是魚,願者上鉤,願者上鉤嘛,魚喜歡吃魚餌,魚就比喻眾生。「網」就比喻六道,三界六道。「長流」比喻造業,「將是長流」,永遠沒有止境的一條不歸路,就是造業。「長流」比喻造業,永遠不斷在造,假如沒有覺悟的話,永遠不斷地在造,為什麼?因為從來沒有覺悟過,從來沒有往生過。「脫入」就是比喻生死輪迴。正是比喻六道裡面的眾生性識無定,他為什麼性識無定呢?因為真妄和合。他如果是成佛了,他成分證佛了,他是轉識成智,他就定慧等持了。但是眾生他是性識無定,因為他是名字佛,他是理即佛,但是他做不到觀行即佛、相似即佛,更不要講說分證即佛、究竟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那才是轉識成智。所以眾生性識無定,性是如來自性、是本性,性體是佛性。

但是「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以後,無明業相、能見相、所見相,這是三細相,你見不到的三細相,非常微細。再來,智相,開始分別境界。相續相,那個妄想不斷不斷地如瀑流,相續如瀑流,就像瀑布一樣,沒有止境地一直出來。再來就執取相,那個第七識的末那執著就堅定地執著,一定要這個東西,一定要這個人,一定要這樣,末那的執著,執取相。那就有一個名字讓他喜歡,讓他愛,讓他討厭,那個叫計名字相,就開始有一個名字了,誒,我很愛她了,她很漂亮啦,有這個計名字相出來了。然後,開始產生造業,去追求,去造作,起業相。最後,帶著這個業去輪迴受報,業繫苦相。這個冤親債主、男歡女愛就是從這樣的「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產生出來的,這叫性識無定。

就像魚游來游去,沒有一定的方向。你看那個魚,你在湖裡面或在水裡面去看,那個魚牠游都沒有方向的啦,沒有一定的方向,哪個地方有魚餌,就往那個地方游,沒有一定的目標啊。常常游到網裡面去,都還不知道啊。網是羅網,魔的羅網,魔是貪瞋癡,魔是什麼?魔是折磨,你自己自動跑進去折磨的,你的身心永遠在受折磨、在受摧殘,苦不堪言。其實為什麼後來會痛苦?會受折磨?其實是你剛開始那一念不覺嘛,背覺合塵以後,就是「如魚遊網」了。

所以根本的原因,佛法當中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念不一」就是你沒有辦法正念現前,或者伏住煩惱,那是沒有辦法生淨土的。說明六道輪迴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情執。這個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在這裡被這個洞庭君山的美色所吸引,也是動了情執。被祂的母親,這位婦人,哭嚎而來,前來祈願、來祭拜、來祈禱,也是動了情執。祂「在雲路中」,『不勝其悲,涕泗從出』,就流下同情的眼淚,動了情執。所以情執是六道輪迴根本的原因。

情是什麼東西呢?老法師說,情就是智慧。有的人說,誒,情為什麼會是智慧?迷的時候叫做情執,悟了的時候叫做什麼?覺有情。覺有情是什麼?覺有情是菩薩,覺悟的眾生就是菩薩啊,迷的眾生叫做情執。所以情是什麼?情是智慧,覺悟了它就是智慧了,迷的時候就是輪迴跟煩惱。所以迷的時候它是情,悟的時候它是智慧。所以問題是從你情執來看,它情裡面產生執著了,你要是不迷,這個情是覺有情。

所以佛常在經上講「煩惱即菩提」,覺悟的時候煩惱是菩提,迷的時候菩提變煩惱。佛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也不垢不淨,迷了時候,菩提變煩惱。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智慧是無量無邊,煩惱也是無量無邊,這一迷一切迷,把你自性裡面的無量無邊的智慧統統變成煩惱、變成情執。一旦覺悟以後,所有一切無量無邊的煩惱,又恢復成無量無邊的智慧。所以我們禪宗講一句話,還沒有修行以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透過修行以後,有一點覺悟了,誒,知道這是因緣所生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瞭解因緣所生法,它是空性的。等到你修行到圓滿,回到原點的時候,三百六十度回來原點的時候,你還是要「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還是跟眾生講同樣的語言,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但是心境完全不一樣,已經悟到當下的一念覺性,了了見,了了知。

今天我在讀《金剛經》的時候,佛陀說,所謂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所謂善法者,我們說這個是好事一件,結果好事搞了半天,動了情執以後變成壞事,變成惡事了,起煩惱了。所以你要去覺悟,它是因緣所生法,它是緣起之法,緣起之法它本質就是空性的,它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不要動了情執。講得更白一點,你所用的依報世界、正報世界,都是借你用的,你不要起了執著,它就是菩薩的化身。

所以所謂善法,如來說即非善法。如果你能夠瞭解前面這個所謂善法,它是假有的。如來說即非善法,如來,佛陀說,自性裡面沒有這些東西,自性它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本不生滅、本無動搖。所以如來說,也可以說佛陀說,也可以說如來自性裡面沒有這個東西,它是本自清淨的,所以如來說即非善法。如果你能夠體悟這個空,真空,再體悟前面那個如來說所謂善法,假有,你能夠空有不二的時候,進入第三階段的時候,「是名善法」,那才是真正離開輪迴的善法,那才是解脫之法。你要去體悟這個佛陀所要講的這個空假中,一心三觀的妙義。

所以一念之間,一定要覺、一定要明白,六道眾生所講的情、所講的愛,他前頭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在於什麼?性識無定。所以老和尚為什麼說,愛人講的話,聽聽就可以,不要當真,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覺悟,他根本的前提就是性識無定,他會變的,因為心是生住異滅的。你只要是凡夫,動念了,起心動念,他一定會變,這是生住異滅的。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所以老和尚說,六道眾生所講的情跟愛,他的前提是、原則是性識無定。換句話說,他的情無定,他的愛也無定,會變化的。各位要好好去體會這句話,你才有辦法跳脫羅網。這個覺悟了,講實在話,你可以六根對六塵,用根性不用識,捨識用根了,你可以作主了,在境界裡面可以作主。

所以今天愛了,明天不愛了,今天有情了,明天絕情絕義,無情。我們每天看了這麼多的愛情故事,這麼多的夫妻對簿公堂。昨天還有一個好朋友打電話給我,我的好朋友啊。他的丈母娘在我們臺北市的中山區有一棟房子,以前孝順,供養她的母親,就是我朋友的丈母娘供養她的母親,給她母親住了,孝順,好事。結果她母親往生以後,房子空下來。那母親總是比較疼弟弟,讓給弟弟住。住到後來漏水了,弟弟不修,因為房子不是他的,他不想修啊,就表示現在人都是自私自利,他房子不修,漏水了,好了,就搬出去住啦。那我朋友的丈母娘就拿回來自己修啊,因為所有權是她的嘛,她就修好以後,她弟弟到中山分局去告她說侵占。

昨天打電話給我們講。我說,走官司,對簿公堂,父母是「貽親羞」,父母是會感到羞愧的,這「德有傷,貽親羞」,這幹不得的,不用幹這種事。他一定要拜託我,我沒有辦法,我說,好,警察秉公處理,好不好?但是我最後講一句話,因為我不想介入你這個因果跟共業。我說,你告訴你丈母娘,量大福大,有福報的人要跟沒福報的人分享福報。世間的無常,生命無常,人命是在呼吸間,為了這點小事,為什麼姐弟變成反目呢?變成冤親債主呢?來世還是冤冤相報,何苦來哉呢?

我附帶後面講這句話。你拜託我,我有時候人情上不好意思,說不過去,但是我是一個學佛人,是一個講經的人,我不能說,在人情世故,我必須兼顧,但是因果道理,我必須講給你聽。我最後跟他講,有福的人要跟沒有福的人分享。菩薩有福德不受福德,那才是真正的福德,那個福德是跟功德相應,那不是錢可以計算的,那是慈悲喜捨,那才是真正的福德。但是我講歸講,我不曉得他聽懂聽不懂,我沒有辦法,凡夫畢竟凡夫啊。

所以你一定要懂得,世間人不管怎麼樣地講情、講義、講愛,你一定要心裡清楚,明明白白覺悟,那是什麼?虛情假意,可別當真,當你當真,你真就上當了。上什麼當?生死輪迴的當,不是真的。真的愛、真的情,跟諸位講,菩薩才有,佛菩薩才有。永遠不會變。永不變心,就是佛菩薩,永遠都痴痴在等你往生極樂,永遠不變。因為佛菩薩他是性識是定的嘛。誒,這個地方有人就會問說,那佛菩薩不是覺悟了,他怎麼還性識是定?他還有識嗎?跟各位報告,他開悟以後,他轉識成智,他那個叫什麼識,你知道嗎?菴摩羅識,在佛經上的解釋叫菴摩羅識。那我們呢?我們叫八識五十一個心所,天南地北。他們那個覺悟是轉識成智,那個識叫菴摩羅識。佛菩薩的性識是定的,凡夫眾生的性識是不定的。

所以佛菩薩那個情,真的情、真的愛,他不用情跟愛的名詞,他用什麼?他用慈跟悲。悲就是拔眾生之苦,慈,給予眾生安樂。所以佛菩薩的情是給眾生安樂,這叫慈。佛菩薩為了憫念眾生,所以拔眾生出離六道的苦,這叫大慈大悲,這叫佛菩薩是用慈跟悲。所以慈悲是真情真愛,永遠不變,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我們要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真正有情,真正愛護,永恆不變。所以假如你是這樣對待眾生,你就是佛菩薩,你真正是有情有義,真正是愛護,永恆不變,這就是佛經上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多說幾句,就佛在一切經裡面,可以說四十九年佛常說,不知道說多少遍了,總是在提醒我們。佛當年講經說法,天天有新來的聽眾,佛都很慈悲。所以為什麼佛在講經的時候,裡面有長行文、有偈語?你們注意看佛在經典裡面,一定有長行文,後面有一段偈語,尤其是《華嚴經》特別多,還有其他大乘經典也有,為什麼?因為佛在講經的時候,有些人他聽一堂課,有些人到了一半才進來,佛非常慈悲,不忍眾生聽不到他前面所講,所以後面用偈語做一個總結。像《無量壽經》裡面有很多偈語,那都是什麼?那都是佛陀先講完長行文,後面再講偈語,其實那內容是大同小異,是一樣的。這叫什麼?「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有一個人是新來的,重要的開示沒有聽到,你看佛都要重複說一遍,佛這麼慈悲。

迷失了自性,心性是不定的,所以這個裡面生出來的情跟愛是短暫的,是很容易產生變化的,決定不是真的。我們必須要學佛,學佛的情、學佛的愛是真的,永恆不變。而且他情與愛是清淨的,一塵不染,是平等的。不是對這個人愛,對那個人就討厭,沒有。盡虛空遍法界,對佛菩薩敬愛,對地獄、鬼道、畜生也敬愛。

所以有一次我們一個蓮友,因為現在網路很發達,他就設計了一個,在我們臉書,我們這個海外叫做FB,叫臉書,他在臉書裡面就鋪了一張相片,就一個小朋友跟一隻鳥頂禮。然後旁邊是老和尚他的開示,老和尚說,對佛菩薩的恭敬是如此,對魔恭敬也如此,才是真正的恭敬,那就是佛。所以我們這位蓮友推出這個臉書的照片以後,跟這個法語,一天之間,點閱率七萬人。這叫什麼?就是佛菩薩的情跟愛是清淨、是一塵不染的,他對佛恭敬,對魔一樣恭敬,他對親人恭敬,對敵人也恭敬,這了不起,這是真正的平等,他不是對這個人愛,對那個人討厭,沒有。他盡虛空遍法界,對佛菩薩的愛,對地獄、餓鬼、畜生也敬愛,地藏王菩薩就是這樣。這個敬愛一定是平等的,不會說對佛菩薩多一分,對畜生少一分。

所以我在講《壽命是自己一點一滴努力來的》裡面那個陳女士的故事,她家要發生火災的時候,後來她三個小孩跟她員工沒有被燒死。陳女士是大慈大悲,我在講座故事裡面講很多。她夏天的時候,她經過臺北市衡陽路,她帶了三個小孩,在臺北市的中山堂隔壁衡陽路跑出一個算命的,一定要跟她們三個小孩算命。她們三個小孩就喜歡這個老伯伯,說,好了,給他算了。媽媽就不要,媽媽是大學畢業的,這陳女士。結果那位算命先生就看到三個小孩都是短命相,在夏天就會被火燒死。最後離開的時候,含著眼淚說一句話,老天無眼,老天無眼。不用收錢了。

結果她們經過臺北市新公園的時候,二二八公園的時候,剛好看到一群人把一個老婆婆圍起來,老婆婆呼天搶地地跟大家哀求,她兒子在臺大開刀,需要一筆五萬元的現金周轉,保證金。這小女生鑽進去人群,從人群裡面鑽進去看,她說,妳不用哭啦,我叫我媽媽救妳。出來跟她媽媽說,媽媽,妳一定要救她這個人。她媽媽沒有辦法,就從皮包裡面拿了幾萬元,再向附近的商家再借幾萬,湊五萬元,到臺大醫院,把她兒子救活了。

陳女士喜歡看書,在臺北市的牯嶺街,常常有這些舊書攤,這些老兵總是白天從房子裡面把舊書搬出來,晚上又把舊書又搬回去了。陳女士非常地慈悲說,你這樣總共多少本?他說,十萬本。我全部給你買下來,我買回來家裡自己慢慢看。

所以有一天,就要發生火災的前幾天,她家來了一大群的螞蟻,陳女士就在旁邊放了糖跟水給螞蟻吃。她女兒就跟媽媽講說,媽媽妳不要,妳怎麼還放糖跟水呢?那不是引來更多的螞蟻嗎?她媽媽就講這句話,妳把牠當成自己的女兒、兒子,妳會不會給牠吃?她女兒說,會啊。她說,那你把牠當成女兒就好了,當成兒子就好了,妳就不會說牠是螞蟻了。這是對佛菩薩恭敬一分,對畜生也是恭敬一分,這樣就可以什麼?這樣就可以消災免難,才真正可以滅掉罪業。所以眾生為什麼都沒有辦法轉變命運?他就是不知道學佛菩薩,對佛菩薩恭敬,對畜生也恭敬,對眾生的恭敬,你的業就消了,你的業就消了,你一定可以消災延壽的。可是問題眾生因為我執深重改不了,我見深重改不了。

最後這位陳女士有一天在公司看到仁愛路發生火災,她叫她的司機開車馬上要到現場看,有沒有需要救助的。結果一看是她家,燒起來了。一樓跟二樓跟四樓全部都燒光了,只有三樓是濃煙密布,就消防隊不給她上去,她堅持要上去。一上去以後,她三個小孩跟她的員工就趴在那一堆書,十萬本的書堆上面,因為還有水氣,所以沒有死掉。這叫什麼?這叫一善破千災!廚房還有兩個瓦斯桶,那時候還沒有天然瓦斯,就是所謂的裝在管子裡面叫天然瓦斯,以前都叫桶裝的瓦斯,兩個桶裝瓦斯沒有爆炸。這是什麼?人助天助啊,上天總是常親善人啊!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老和尚說,對所有地獄、餓鬼、畜生的愛,他是平等的,他不會說對佛菩薩多一分,對畜生少一分,決定沒有這個現象。為什麼?因為這個大愛是從性德流露出來的,從真如自性流露出來的,是真心本具的德能。所以《無量壽經》經題上講「清淨平等覺」,他的慈悲、他的大愛,清淨、平等、覺,決定相應的。如果與清淨、平等、覺不相應,那就是性識無定。為什麼?意識心作主。我們凡夫用心意識,心意識不定,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所以六道眾生不能夠出離生死輪迴,主要的原因在這個地方,用心意識。所以禪宗說,叫你離開心意識參。心意識是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末那執著,第八識的阿賴耶識。

你說,那我不會放下啊,你用恭敬心。所以至誠心就相應菩提心。你用清淨心,我們常講的清淨心、孝順心、恭敬心、平等心,這四個心修布施,它等同供養,「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我們這一生念佛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常常要看破、要放下。放下頭一條,要把世間的虛情假意放下來,徹底放下。放下之後要提起什麼?提起學佛菩薩對眾生的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放得下是自己的煩惱執著,放下自己的名聞利養,提得起的是自己對眾生的慈悲、對眾生的大愛,這樣捨己為人,什麼都可以犧牲,什麼都能放棄,利益一切眾生,這是地藏王菩薩,效法地藏王菩薩。

這一段我們主要是探討老法師開示的,愛不重不生娑婆,「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


節錄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 第11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留言